西机职教培训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漫谈旅客列车平稳操纵

2022-12-23 23: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32| 评论: 0

摘要: 风 险 识 别旅客列车未执行平稳操纵要求,可能会发生以下安全风险:1、碰撞损伤:因运行中,旅客列车不平稳造成旅客摔伤、烫伤、碰伤等意外伤害


 风 险 识 别 


旅客列车未执行平稳操纵要求,可能会发生以下安全风险:

1、碰撞损伤:因运行中,旅客列车不平稳造成旅客摔伤、烫伤、碰伤等意外伤害。

2、乘降意外:旅客列车因两段制动,操作不当造成旅客乘降意外事故发生。

3、舒适性差:运行途中冲动大,列车不平稳,造成旅客无法正常休息,影响旅途舒适度体验。

  原 因 分 析 


机车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纵向作用力是列车产生冲动的根本原因。



受线路纵断面的影响,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作用于车辆非常不平均,当牵引力和制动力发生骤变,将会使车钩间隙以及车钩缓冲装置急剧伸张、压缩,由于车钩间隙的存在,使车辆在外力的作用下增加了一段无阻尼的加速进程,列车在速度的影响下,车辆间的冲撞作用加大,这种车购“间隙效应”,将直接造成列车不能平稳运行。

  平 稳 起 动 


01  平道起动   

开车前先缓解列车空气制动,将牵引主手柄置“1”位,等牵引电机电流达到5~10%后;使列车平稳起动,待速度达到3~5km/h时,将牵引主手柄逐步提至目标速度相对应的位置加速,一次加载电流不得超过10~20%。

02  坡道起动   

1.上坡道起动:列车在上坡道起动,可采用先将牵引主手柄置“1”位,再缓解列车制动,并迅速提级加载,随着列车慢慢缓解待速度达到3~5km/h时,再逐步缓提牵引主手柄加速。

2.下坡道起动:列车在下坡道起动,先缓解机车制动使车钩伸张后,再将牵引主手柄置“1”位,同时缓解列车制动,并迅速提级加载,防止列车车辆前涌造成冲动。



  途 中 运 行 

01 贯通试验

贯通试验要求机车带载制动(电力机车手柄保持在3.0-3.5级之间,试验区间有分相除外;内燃机车主手柄保位);第一区间制动力试验,速度达到45~60km/h后,电力机车将牵引主手柄回至3.0级左右,内燃机车主手柄保位(保持机车牵引力)。CCBⅡ制动机自阀减压同时用单阀缓解机车制动,待速度下降5km/h以后,缓解列车制动,使列车平稳降速,减少冲动。



02 途中运行

1.电力机车当列车速度大于30km/h过完分相或主手柄回零再提手柄时,要求主手柄先到3.0级,待确认牵引电机有电流产生,再将手柄级位提至对于速度的级位后,逐级(每次控制在0.5级左右)提手柄;内燃机车保持全程带载。

2.施行常用制动时,应采用早减压少减压方法。初次减压量,不得少于50kPa。

3.尽量避免在分相区前以及分相区内、起伏坡道实施制动调速。

4.如运行在下坡,可将牵引主手柄提至稍低于列车运行速度相对应的0.1级的位置,待列车速度降至与此级位相匹配,由微机自动调节上牵引力以后再逐步提主手柄加速。

5.如运行在上坡,可将牵引主手柄提至稍低于列车运行速度0.2级的位置,待列车速度降至与此级位相匹配,由微机自动调节上牵引力以后再逐步提主手柄加速。

6.在“鱼背型”线路上运行时,应保持机车牵引力,待2/3车辆越过坡顶后再回牵引主手柄,防止列车“两头拉”而产生冲动。

7.在“锅底型”线路上运行时,应在接近坡底前将牵引主手柄提至于率低于目标速度0.2级,待速度降到同等级位时,微机自动调节牵引力以后,使全列车的车钩处于伸张状态,再逐步提主手柄加速。尽量避免惰力运行,防止后部车辆前涌冲动。

8.列车惰力运行后,可将牵引主手柄提至稍低于列车运行速度相对应的0.2级的位置,待列车速度降至与此级位相匹配,由微机自动调节上牵引力以后再逐步提主手柄加速,避免车钩拉伸造成冲撞。

  进 站 停 车 


1.站内停车操纵可采用“牵引辅助制动法”。实施制动前,电力机车将牵引主手柄回至3.0级左右(内燃机车主手柄保位),使全列车的车钩处于伸张状态。自阀制动减压50KPa,间隔2~3秒后将牵引主手柄慢慢回零位。

2.站内停车,应尽量使列车一次按照机车停车位置均匀制动、平稳、准确、停稳、停妥,并施行追加减压至100KPa以上保压停车。

3.自阀减压前,应单独缓解机车制动,电力机车在制动过程中做好单缓。站内停车如需使用两段制动停车对标时,必须留有足够的充风时间,严禁使用单阀制动停车。



平稳操纵工作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对于机务段来讲反映的是综合水平,它涉及到机务段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平稳操纵的管理体制制度、职工平稳操纵的意识和平问操纵的技术业务水平、机车设备的质量等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西机职教培训学习平台 备案号:鲁ICP备18021794号

GMT+8, 2024-4-26 08:01 , Processed in 0.0351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