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海风吹拂 11月30日8时40分 发现最美铁路·感受环岛高铁魅力 网络宣传活动 在海南南港码头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主办,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央网信办、海南省委网信办相关工作人员及新华网、人民网、海南地方媒体、网络正能量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为期3天的“发现之旅”中,发现团体验了铁路现场作业,了解了海南铁路的独特历史,聆听了铁路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帮助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他们循着海南铁路发展的足迹一路欢声笑语,一路发现最美。 行程亮点 第一天: 南港码头、卜效村、海口综合维修段 粤海铁路轮渡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道,于2003年1月7日开通营运,海上航线距离约12.5海里(相当于22.5公里),航行时间约60分钟。 发现团登上了粤海铁4号并走进驾驶台观看了船舶出港的行驶路线,在火车甲板上观看了模拟车厢着火情景下的消防与人员救助演习。 海南省定安县新竹镇卜效村是 “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扶贫村,共有5个自然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64户263人。2016年,卜效村成为广州局集团公司定点帮扶对象。 广州局集团公司针对卜效村实际,从全力推进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发力,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55.4万元,全面打响卜效村脱贫攻坚战。2019年底,该村263人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在海南铁路公司海口综合维修段实训场,发现团观摩了铁路一线职工的作业演练。 第二天: 海南铁路博物馆、三亚动车所 海南铁路博物馆收藏了海南铁路从1886年至今的众多历史文物以及曾经运行的旧式列车。 发现团一走进园区,就被映入眼帘的车号为6499的建设型蒸汽机车深深吸引。这台机车1986年于山西大同机车厂制造,曾担负石碌至三亚214公里客货车牵引任务,2003年5月正式停运,是海南铁路史上最后一台停运的蒸汽机车,从此海南铁路正式结束蒸汽机时代。 在前往三亚飞驰的列车上,媒体记者们一边相互交流采访感受,一边亲身体验高铁给海南旅游经济带来的变化。 目前,海南省岛内已经形成“一环一线一渡二支”的路网格局,总营业里程达1033公里。其中,环岛高铁覆盖海南省12个市县,覆盖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7%,极大地改善了岛内人民群众的出行方式,成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运输通道。 最美铁路,美在精益求精的科技追求。在我国最南端的动车所——三亚动车所,发现团观看了复兴号“蓝朋友”自动“洗澡”的全过程。 在检修库里,一台智能检测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机器人手臂和机身的摄像机是全路首次采用320万像素4K广角彩色相机,可采集到丰富的数据资源,有效提高了机器人对故障的识别率。 该装备于2021年2月投入三亚动车所使用,如今模拟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1%,可节省人工30%、节约修时20%,有效提升动车组检修效率和故障诊断水平。 发现团当天的最后一站是三亚站,由海口车务段乘务队介绍乘务组服务博鳌亚洲论坛情况,并向大家展示了服务礼仪。 在这条高铁线上,海南动车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历年来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的铁路运输服务工作,做到了旅客运输服务工作零失误,成为展示中国高铁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第三天: 动车司机盛恩维的故事 发现团乘坐C7316次列车从三亚去往琼海,列车在椰林树影中前行,列车长梁希影为大家介绍了琼海的当地美食与景点以及海南免税购物的注意事项。 在环岛高铁上,发现团还采访了海口机辆轮渡段的一位动车司机——盛恩维。他是名副其实的“老铁路”,他的父亲盛家友是海南省建省前最早的火车司机之一, 在海南岛上开了25年的蒸汽机车,盛恩维从小就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火车司机。 1988年,盛恩维如愿以偿。33年的工作生涯,盛恩维从未停下学习的步伐,他说:“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海南人,为了海南铁路的发展,为了自贸港建设,再苦再累都值!” 海南环岛高铁、海口市郊列车、澄迈市郊列车的陆续开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海南快速铁路网结构,极大方便沿线老百姓出行,加快形成海岛“3小时经济圈”,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团感言 人民网记者李浩蓉: 第一次这样深入了解铁路。海南自贸岛建设发展离不开铁路的支持,环岛高铁助力了海南自贸港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记者张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十几年的老铁路人,他们身上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以后我也将多多从铁路基层工作人员身上去挖掘线索。 海南日报记者王培琳: 我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铁路应急演练现场。铁路每天都有很多的列车在运行,在背后默默守护列车运行安全的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平时作为旅客的我们是体会不到的。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东记者站(广州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辛江 胡琪 杨新飞 刘希 赵岳 何廷昭 蔡晶 符转 王培峰 李必政 张劲 编辑:齐美华 |